二手汽车歌诗,二手汽车歌诗图
八十九十年代的诗歌为什么在新世纪快速没落了?
中国八九十年代的诗歌,如果把诗和歌分开讲,朦胧派诗人顾城写出了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”这样惊世骇俗,群众传诵的名句。然而时过境迁,中国进入经济改革大潮,“黄金”时代来临,朦胧诗迅疾陨落,退出新诗潮,被后朦胧诗,“散文”诗和口语诗等后起之“秀”拍死在沙滩上。一位活着时没啥名声,死后却被人推崇备至,认为其可同古代诗人屈原媲美,甚至超越屈原的海子,也以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这样国人耳熟的名句,免费供楼盘开发商做广告宣传语。可你若问红尘大众顾城是谁,也许还有人知道是一位童话诗人,若是问海子何人,估计被问者会反问,是九寨沟风景区那旮瘩,蓝绿色的梦幻海子吗?
而歌却不同了。歌由曲和词组成,歌词虽称歌诗,和诗歌是姐妹艺术,却一直被某些诗人冷眼相看瞧不起,一旦嘴里提起歌词作家,都会用儿化音表示:这人是写词儿的。可是八九十年代以来,偏偏就是这些为歌曲“写词儿”的词家,为经济改革创作出了一首首里程碑似的经典作品,为中国诗歌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比如歌诗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《春天的故事》《走进新时代》等都成了脍炙人口,推动改革唱响时代的黄钟大吕。更多灿若明星的词作家,也创作出了全国流行,老中青少群体都共同喜爱的的各种民族天籁,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作品。显然,歌诗自八九十年代以来,已经无可置疑地取代了诗歌的头把交椅地位,成为了真正代言时代精神,传播社会风貌的歌唱首席。如今“凡有井水处”,都能听到在唱词作家写的歌词,而诗歌呢,好像只有海子的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”还算是做到了普及。显然,在中国当代诗歌被彻底边缘化,诗人打酱油都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之际,是写词儿的作家替诗歌家族撑起了门面,比写诗的诗人们出彩争气。
拿歌诗与诗歌做对比,是想从侧面说明,八九十年代后的中国诗,为什么在新世纪快速没落的原因之一:跟不上时代需求,脱离现实自我封闭,痴迷白日梦,幻想飞天神奇,与传统决裂又玩不出创新,跟着洋和尚学做道场,却念的是华语二手经,幻想与外星人对话,结果地球人却不懂。不如,回望传统与民族对话,在痛苦的涅槃中,重新复活自己。
说心里话、在了解新诗之前、由于家庭文化的影响、我十六岁时已经学会写古体诗词了!因此我对新体诗根本沒有接受的兴趣、每次强迫自己看一些新诗、都味同嚼腊!无病***!说好一点、就是看了一篇散文一样!寻找不到诗的味道!因此逐渐排斥它、至到现在!我国的古体诗词的构造、韵律、规格,等在世界人文学史上独步辉煌、独特宝贵!论是人类精神感叹、是人类感情表现的神音,如歌天音!只有诗人有它无憾人生!
为什么诗歌会走向没落?这跟诗歌的散文化和泛诗歌化思潮有很大的关系。我们读一首古诗,幼儿园的孩子都知道那是首诗。但是很多现代诗,诗不像诗,散文不像散文。现代诗歌已经变成一种四不像的文体。“网”,这一个字如果能算诗,那我写一个“屎”,能不能算诗呢?用这个“屎”字来抨击社会丑恶现象不是非常深刻吗?诗就该有个诗的样子。泛诗歌化让现代诗成为一种闹剧。古诗很多特点的形成都是基于一点,便于传播。比如古诗短小精湛,古诗讲究韵律和节奏,读起来朗朗上口,这些都是基于便于传播目的。因为短小精湛,古诗往往抓住生活中某一个点来挖掘,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。而古诗中流传最广的又是绝句和律诗,就算是宋词,也保留了短小精湛的特点,这绝非偶然。当然,古诗里面也有《春江花月夜》这样相对较长的诗,但绝非主流。
现代诗不得不说是中文西化的一个产物,这种西化让我们不顾自己语言的特点,丢掉了汉语的优势,也丢掉了先人几千年来在诗歌方面的努力。也注定现代诗歌无法企及古体诗的深远影响力。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,床前明月光,锄禾日当午,两个黄鹂鸣翠柳,但是有几个中国人能够背出一两首现代诗的?因为现代诗已经摒弃了诗歌易于传播的特点。一味的玩新奇,一味的追求深刻,一味的放大诗歌的功能,结果就是没人愿意读诗了,现代诗歌变成了诗人的自说自话。不要说老百姓都忙着赚钱,没时间读诗,难道古人就不赚钱养家了吗?我们必须看清楚这一点,诗歌的起源就是口口相传,诗歌最初的目的就是帮老百姓表达心声,诗歌短小精湛和朗朗上口,都是为了易于传播。想玩深刻,想讲大道理,你去写散文呀。让诗歌保留诗的样子好不好?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,别糟蹋完了。如果我们不捡起唐诗宋词,不先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继承好,现代诗歌的命运就是走向历史的垃圾桶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nwpw.com/post/15296.html发布于 08-05